一、前言
加强技术管理对选矿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选矿产品质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各项消耗和选矿成本的降低以及工人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做好选矿技术管理工作是保证选矿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是选矿厂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依靠选矿技术的进步全面提高选矿生产的经济效益是现代选矿厂管理的当务之急。
国内外许多先进企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能完善自己的技术管理,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就能够正常地进行。反之,如果消弱或取消了技术管理,那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技术管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企业能够均衡、有节奏地高效率地进行生产,达到成本、效益较佳化。
二、选矿工艺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一)对入选原矿品位低而废石与矿石又易区分的选厂应在中碎前设立预选工序,其中包括手选、重选和干式磁选(磁滑轮或磁力滚筒)等,抛掉部分废石,使原矿品位得以提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古田西朝钼矿采用手选工艺抛弃部分废石,平均每天抛掉废石量60吨左右,每月直接节约生产成本10万元以上,平均品位提高0.2%,每年多产钼精矿396吨(处理矿量300吨/日,品位45%),年增加产值3000~5000万元。首钢大石河铁矿利用磁滑轮预选,废石产率达到8.0%,是原矿中废石的97.56%,效果非常明显。
(二)积极贯彻“多碎少磨”或“以碎代磨”的原则,尽量降低最终碎矿粒度,严格控制矿石进入第一段磨矿的粒度。
据统计,在矿山企业中选厂的能耗占70%以上,而选厂能耗中,电耗约占90%。在选厂能耗中破碎能耗只占20%~23%,而磨矿作业的能耗占76%~79%。因而,在实际生产中要尽量发挥破碎机的破碎作用,把破碎产品粒度降至15毫米甚至可降至12毫米以下,这样不仅大大降低能耗,而且提高球磨机的处理能力,经济效益显著。
例如,山东黄金集团公司焦家金矿,对碎矿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前破碎产品粒度为14毫米,球磨机的处理量为1250吨/日,改造后破碎产品粒度降至12毫米,球磨机的处理能力提高到1350吨/日,提高了8%,每年为矿山增加产值1400多万元(原矿品位3.5g/t,黄金价格125元/克)。
(三)认真抓好金属平衡工作。
金属平衡工作的好坏是衡量选矿厂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选矿厂要加强对技术检测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加强计量、取样、加工、化验等工作;每月要进行一次实际金属平衡,查清金属损失的流向及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使理论回收率与实际回收率之差达到要求。
(四)制定合理的各种材料消耗标准,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
(五)加强选矿试验工作。
对生产现场的矿石可选性进行试验,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生产;现场出现问题时可先通过小型试验进行验证对比,找出问题的原因而予以解决。对新药剂、新工艺首先在试验室进行探讨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考虑进行半工业试验或工业试验。
三、选矿厂日常技术管理
做好日常选矿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就能不断挖掘选矿生产潜力,提高产量、质量和回收率,不断刷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减少设备事故,改善环境保护,做到安全、高效、文明生产。
(一)、建立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坚持“精矿质量和金属回收率并重”的原则,坚持“均匀给矿、细磨、精选”的技术操作,对浮选厂坚持“三度一准”即浓度、细度、酸碱度和给药准确。
1、建立原矿管理制度。了解和掌握矿山(或坑口)当月各采场供矿量及矿石性质,有条件的选厂试验室必须提前1~2月将采场试验做完,以便给现场提供合理的操作制度和药剂制度。如品位变化很大,可采取配矿处理。
2、制定合理的浮选药剂制度和球磨钢球充填率及补加钢球或钢棒的技术标准。
3、制定中间产品质量检查标准和检查制度。比如破碎粒度及其粒度组成、破碎比;磨矿浓度、分级溢流浓度、细度及粒度组成;各选别作业的浓度和选别产品的品位、最终产品的品位和水份;尾矿品位及粒度组成;浓缩机排矿浓度和溢流中允许的固体含量等。及时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与现场进行沟通,使各项工艺参数满足生产的需要。
4、对工艺流程进行经常的或不定期的流程考查,及时发现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便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或组织攻关。一般磨浮车间每一年半到两年应进行一次流程考查,碎矿车间每2~3年安排一次流程考查,还可根据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临时安排局部或全流程考查。
5、对生产用水进行定期的化验分析和水质对比选矿试验,以便更好地指导选矿生产。
6、根据生产实践每隔一定时间要清理球磨机内的残球,除去碎球,补入新球,以此来保证有效的球磨机内钢球充填率。
(二)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正常情况下,选矿厂和车间应设主任工程师或主管技术员,对选矿生产技术工作负直接责任,每个选矿厂都要组织建立小型选矿试验室,使科学试验工作走在生产的前面,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各个生产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三)加强设备技术管理,健全设备维修制度,积极贯彻“预修为主”的方针,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与运转率,保持生产、工艺的连续稳定,为提高选矿各项技术指标创造条件。在实际生产中选矿技术指标与设备的好坏息息相关,技术指标的波动很大程度上与设备有直接或间接的的联系,因而,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保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至关重要。比如在碎矿生产中,产品中出现大块矿石,大多是由于筛分的筛子破损而修补不及时所至;当浮选机叶轮盖板磨损使叶轮与盖板间隙过大时,会恶化浮选效果,严重影响浮选回收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技术管理在选矿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生产中不仅要重视技术管理,更主要的要在实践中提高技术管理的水平,逐步引进新的选矿药剂、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选矿技术,使之更好的服务于生产,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一、前言
加强技术管理对选矿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选矿产品质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各项消耗和选矿成本的降低以及工人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做好选矿技术管理工作是保证选矿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是选矿厂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依靠选矿技术的进步全面提高选矿生产的经济效益是现代选矿厂管理的当务之急。
国内外许多先进企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能完善自己的技术管理,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就能够正常地进行。反之,如果消弱或取消了技术管理,那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技术管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企业能够均衡、有节奏地高效率地进行生产,达到成本、效益较佳化。
二、选矿工艺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一)对入选原矿品位低而废石与矿石又易区分的选厂应在中碎前设立预选工序,其中包括手选、重选和干式磁选(磁滑轮或磁力滚筒)等,抛掉部分废石,使原矿品位得以提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古田西朝钼矿采用手选工艺抛弃部分废石,平均每天抛掉废石量60吨左右,每月直接节约生产成本10万元以上,平均品位提高0.2%,每年多产钼精矿396吨(处理矿量300吨/日,品位45%),年增加产值3000~5000万元。首钢大石河铁矿利用磁滑轮预选,废石产率达到8.0%,是原矿中废石的97.56%,效果非常明显。
(二)积极贯彻“多碎少磨”或“以碎代磨”的原则,尽量降低最终碎矿粒度,严格控制矿石进入第一段磨矿的粒度。
据统计,在矿山企业中选厂的能耗占70%以上,而选厂能耗中,电耗约占90%。在选厂能耗中破碎能耗只占20%~23%,而磨矿作业的能耗占76%~79%。因而,在实际生产中要尽量发挥破碎机的破碎作用,把破碎产品粒度降至15毫米甚至可降至12毫米以下,这样不仅大大降低能耗,而且提高球磨机的处理能力,经济效益显著。
例如,山东黄金集团公司焦家金矿,对碎矿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前破碎产品粒度为14毫米,球磨机的处理量为1250吨/日,改造后破碎产品粒度降至12毫米,球磨机的处理能力提高到1350吨/日,提高了8%,每年为矿山增加产值1400多万元(原矿品位3.5g/t,黄金价格125元/克)。
(三)认真抓好金属平衡工作。
金属平衡工作的好坏是衡量选矿厂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选矿厂要加强对技术检测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加强计量、取样、加工、化验等工作;每月要进行一次实际金属平衡,查清金属损失的流向及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使理论回收率与实际回收率之差达到要求。
(四)制定合理的各种材料消耗标准,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
(五)加强选矿试验工作。
对生产现场的矿石可选性进行试验,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生产;现场出现问题时可先通过小型试验进行验证对比,找出问题的原因而予以解决。对新药剂、新工艺首先在试验室进行探讨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考虑进行半工业试验或工业试验。
三、选矿厂日常技术管理
做好日常选矿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就能不断挖掘选矿生产潜力,提高产量、质量和回收率,不断刷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减少设备事故,改善环境保护,做到安全、高效、文明生产。
(一)、建立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坚持“精矿质量和金属回收率并重”的原则,坚持“均匀给矿、细磨、精选”的技术操作,对浮选厂坚持“三度一准”即浓度、细度、酸碱度和给药准确。
1、建立原矿管理制度。了解和掌握矿山(或坑口)当月各采场供矿量及矿石性质,有条件的选厂试验室必须提前1~2月将采场试验做完,以便给现场提供合理的操作制度和药剂制度。如品位变化很大,可采取配矿处理。
2、制定合理的浮选药剂制度和球磨钢球充填率及补加钢球或钢棒的技术标准。
3、制定中间产品质量检查标准和检查制度。比如破碎粒度及其粒度组成、破碎比;磨矿浓度、分级溢流浓度、细度及粒度组成;各选别作业的浓度和选别产品的品位、最终产品的品位和水份;尾矿品位及粒度组成;浓缩机排矿浓度和溢流中允许的固体含量等。及时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与现场进行沟通,使各项工艺参数满足生产的需要。
4、对工艺流程进行经常的或不定期的流程考查,及时发现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便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或组织攻关。一般磨浮车间每一年半到两年应进行一次流程考查,碎矿车间每2~3年安排一次流程考查,还可根据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临时安排局部或全流程考查。
5、对生产用水进行定期的化验分析和水质对比选矿试验,以便更好地指导选矿生产。
6、根据生产实践每隔一定时间要清理球磨机内的残球,除去碎球,补入新球,以此来保证有效的球磨机内钢球充填率。
(二)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正常情况下,选矿厂和车间应设主任工程师或主管技术员,对选矿生产技术工作负直接责任,每个选矿厂都要组织建立小型选矿试验室,使科学试验工作走在生产的前面,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各个生产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三)加强设备技术管理,健全设备维修制度,积极贯彻“预修为主”的方针,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与运转率,保持生产、工艺的连续稳定,为提高选矿各项技术指标创造条件。在实际生产中选矿技术指标与设备的好坏息息相关,技术指标的波动很大程度上与设备有直接或间接的的联系,因而,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保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至关重要。比如在碎矿生产中,产品中出现大块矿石,大多是由于筛分的筛子破损而修补不及时所至;当浮选机叶轮盖板磨损使叶轮与盖板间隙过大时,会恶化浮选效果,严重影响浮选回收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技术管理在选矿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生产中不仅要重视技术管理,更主要的要在实践中提高技术管理的水平,逐步引进新的选矿药剂、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选矿技术,使之更好的服务于生产,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